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化皮乡旅游

    信息发布者:任贺然
    2017-04-07 21:21:40   转载

    化皮乡旅游

   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“绿色化皮、文化化皮、宜居化皮、和谐化皮”实现化皮的绿色崛起。全乡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,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,较好地完成了2014年的各项工作任务。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,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,也是我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质的飞跃的攻坚之年,我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以建设生态文明化皮为目标,全力打造“绿色化皮、文化化皮、宜居化皮、和谐化皮”实现化皮的绿色崛起。全乡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,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,较好地完成了2014年的各项工作任务。

    一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。

    2014年,全乡引进县外资金3000万元,引进对方资金100万元以上项目2个,引进技术1项,引进技术人才25人,劳务输出1550人,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.2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24元,同比增长13.8%,全乡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。

    二、项目建设稳步推进。

    按照构建“全面进步、和谐化皮”的要求,紧紧抓住招商引资和上项目、建园区这一主线,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,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。一是落实责任,营造项目工作浓厚氛围。乡政府以创业和就业为抓手,依托现有资源条件,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,千方百计加大项目跑办力度,把责任落实到每个所站、每个村,层层分解任务,人人狠抓落实,大力引进项目,制定完善相关政策,破解土地瓶颈制约,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,为企业入驻创造条件,保证了全乡项目工作顺利推进。二是抓住重点,全力推进园区项目建设。在生态休闲旅游园区建设上,结合我乡区位优势和全县西部4乡镇休闲旅游园区规划建设要求,化皮村建菁润农业休闲观光园。今年,菁润生态观光园投资650万元,新建暖棚2个,冷棚13个,建设400平米保鲜库,保鲜运输车2辆;投资100万元,建设水上乐园1处。三是创新方式,积极引进发展项目。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1000万元,年生产聚氨酯筛板片100万平凡米,流槽、管道衬胶2000吨,现已完成投资500万元,完成厂房建设等前期土建工程。四是强化服务,优化企业发展环境。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,对鸿泰钢构、丰华制造等项目坚持开展“保姆式”、“挂牌式”服务,以优质的服务取信于客商,促进项目成规模、上水平。全力维护好垃圾填埋厂、污水处理厂的生产环境,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。进一步做好三家段河道整治后续工作,完成征占和饮水工程二期补偿款发放工作,确保企业正常运转。

    三、农林产业现新成效。

    化皮是典型的农业乡,经济要发展,必须做好大农业这篇文章。我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积极发展农副产品、规模经济,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。一是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。立足土地面积广、自然条件好、林果产业初具规模的实际,结合县政府《关于加快发展经济林扶持奖励办法》,在集中连片栽植、发展家庭果场、果园及采摘园上下功夫,投资100万元完成果园节水工程1000亩,全年共种植苗木2287亩,其中新栽植板栗0.6万株、苹果3.85万株、核桃5.6万株,山楂5.8万株,使全乡现有板栗达到294万株,实现年产板栗300万公斤、苹果270万公斤。其中,西岔沟村摆脱了传统的玉米种植,坚持林果经济与树下作物相结合,充分利用苹果、板栗等林下空间及资源,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经济。目前,林下花生300亩,既符合生态休闲发展定位,又增加了农民收入。二是全力做好设施蔬菜产业。依托地缘、路缘优势,大力发展种植绿色设施蔬菜、时差蔬菜及绿化苗木,在化皮村新建菌菜大棚16个,年产设施蔬菜50吨。三是积极推进特色品牌建设。继续抓好“支部+企业+协会”的管理模式,对“硒富”苹果商标进行重点包装、宣传和推广,进一步提高硒富果品的品质,积极拓宽市场销售渠道。四是依托基地扩大养殖规模。继续推广“一村一品”、“一村一特”富民工程,实施“公司+农户”养殖模式,通过重点扶植宽城鸭嘴山畜禽养殖有限公司,带动全乡以绒山羊养殖、生猪养殖、禽类养殖为主的规模化养殖。目前,全乡羊饲养量达到1.6万余只,猪2.1万头,鸡1.5万只。

    四、休闲旅游实现新业绩。

    紧紧围绕全县生态休闲旅游区的战略部署,结合化皮城郊型乡村的区位优势,乡党委、政府继续以打造“休闲旅游名乡”为目标,按照“一核两翼”(即以菁润现代农业观光园为主的化皮村核心区,西岔沟村为主的农家采摘休闲区,以任、北杖子村为主的鸭嘴山自然景观休闲区为两翼)整体布局,全力推进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。目前全乡已建成农家院8家、采摘园5处。一是全力打造以化皮村菁润现代农业观光园为主的观光娱乐休闲区。菁润观光园的续建过程中,硬化道路0.5公里,安装路灯50盏,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,投资100万元,建设水上乐园1处,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必去的地方。二是全力打造以西岔沟村为主的特色旅游休闲区。今年西岔沟村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重点建设村,西岔沟村聘请燕山大学编制了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设计》,经过乡党委政府、承德市旅游局驻村工作组和西岔沟村两委班子及村民的努力,西岔沟村完成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任务。对满族文化保护、民居改造,以及村入口、古树古韵、王家庄、太阳沟、采摘园等重要节点建设作出了整体的改造设计。截止到10月底,全村共投入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资金860万元,完成了村民广场、特色民居、户户通等12个工程项目,西岔沟村面貌焕然一新,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民俗特色村。目前,西岔沟村已经被列入宽城县旅游规划,20多家媒体记者和旅行社经理到西岔沟村采风,西岔沟村的旅游业发展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。三是推进打造以任、北杖子村为主的鸭嘴山自然景观休闲区。充分利用鸭嘴山拥有植被茂盛、天然绿色产品丰富、自然风光好等资源优势,积极谋划综合项目开发,依托桑蚕养殖、花椒种植等丰富农耕文化,突出松林景观、采蘑菇、挖山野菜、山泉垂钓、梨花观赏等特色,引导群众入股,谋划引进项目,积极打造集观景、避暑、养生、摄影、登山等项目为一体的休闲观光产业。

    五、农村面貌实现新提升。

    按照省、市、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安排部署,特别是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开展以来,我乡全力实施“五清、四化、六改”工程,统筹推进,加强治理,彻底解决农村“脏、乱、差”现象,不断改善人居环境。一是坚持政府主导,推进市场化运作。继续以政府为主导,在全乡各村推开市场化运作,对全乡6个村实行巡回清理,平均每两天清理一个村,做到路面清扫干净,道边柴草堆放整齐,垃圾清运及时。二是加大治理力度,完善设施建设。实行对各村进行卫生环境统一清理,配备垃圾清运车1辆,按照县里要求将垃圾统一清运到三家垃圾处理厂处理,全年共建设垃圾池54个,配备可移动式垃圾桶46个,共清理垃圾3.7万立方,清理杂物处47处,清理残檐断壁和路障23余处。三是积极培树典型,全力打造样板村。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,西岔沟村新修连村路1000米,户户通3000米,修建错车平台5个,新修塘坝1000米,新设置垃圾桶20个,清理垃圾1200立方米,清理残垣断壁500延长米。投资50万元开展了村庄绿化,新栽绿篱2000延长米,植树1500株,新植绿地、花草灌木3000平方米。绘制文化墙1500延长米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成为了我乡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样板村。

    六、信访稳定实现新加强。

    乡党委、政府政府始终把“保稳定”作为贯穿工作的主线,以“平安宽城”创建为载体,创新举措,落实责任,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处理,全力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局面。全年共排查矛盾26起,化解24起,接收县交办、转办4起,已按时限要求全部办结。一是深入开展“两个排查”专项整治行动。出台《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谊会议制度》,健全组织机构、工作职责和程序要求。进一步落实好“日排查、周调度、月汇总、季分析”制度,采取“思想、责任、排查、措施、力量五到位”,促进乡村干部直接联系群众,确保信访渠道畅通。二是注重矛盾化解。实行“副职领导包村、村干部包片、小组长包户、个别对象包案”的领导包案、责任追究制度措施,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,主动化解矛盾纠纷,推动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状态。联合派出所、法庭,重点突破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、难点、关键点案件,严厉查处无理无据上访,实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乡、矛盾不上交”。三是健全治安防控体系。健全乡、村、组综治网络建设,配齐综治专管员、中心户长和平安志愿者。借助“一村一警”,发挥政法干警职能作用,协助村居搞好决策,不断强化源头预防,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矛盾的产生。四是抓好乡村两级综治工作规范化建设。投入2万元,制作标牌和宣传牌匾,统一规范综治档案,充实村级治保、调解组织力量,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。举办综治专管员培训班3次,制定了《综治专管员管理办法》,激发了综治专管员的工作热情。同时做好普法宣传工作,严格治安管理,严厉打击社会犯罪,维护了大局稳定和政治安定。

    七、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。

   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,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,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形成覆盖城乡、设施完善、适应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。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。完成任杖子村头道沟至二道沟道路硬化1.4公里,北杖子村水泉沟老卢家至北杖子道路硬化1.5公里,化皮村大庄道路硬化0.5公里;三家村投资40余万元吊桥加固维修。化皮村市场改造工程,目前已完成投资534万元,占地10亩,建设交易厅棚3000平方米、建设2000平方米底商、固定摊位200余个。西岔沟主街硬化1公里。二是积极改造教学条件。投资150万元,完成任杖子小学教学楼主体修缮和操场硬化。完成西岔沟小学教学楼主体修缮和新建综合楼的地基工程。三是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。强化政府责任,提高疾病防控、卫生监督服务水平,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。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,实行农村药品零差价络。完善医疗救助制度,切实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。四是繁荣文化体育事业。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,今年我乡新建西岔沟民族文化广场和北杖子文化广场2处,为西岔沟村、北杖子村和三家村申请和配备了文化设备:3套音响、120套秧歌服装和120把扇子,并向全乡6个行政村配送图书600余册。五是强化人口计生工作。补充完善计生考核管理机制,从日常工作抓起,提前完成全乡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和优生优育检查两项工作。全年出生168人,其中男86人、女82人,符合政策生育率 95.24%,自增率10.3‰。六是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。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,促进劳动力在地区间、城乡间合理有序流动,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300人;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,参合人数8630,参合率92.7%;办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4230人,缴纳养老保险40万元;扎实开展救济救灾、五保供养、拥军优抚,解决了特困户的生产、生活困难和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。累计发放低保保障金41.3万元,发放五保生活补助金13万元,发放各类优抚金20万元,救助贫困家庭 200户,危房改造120户;认真落实良种补贴惠民政策,共发放补贴金额8.8万元。七是其它工作有序开展。为国家输送3名合格兵员,连续多年被县委、县政府评为党管武装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。全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12次,下达整改通知书20个,排查出安全隐患余30个,辖区内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,防火、防汛、防疫等工作的应急管理体制不断完善,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,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,被县委、县政府授予“优秀领导班子”等荣誉称号。

    八、队伍建设实现新变化。

    乡党委、政府班子始终把自身建设作为重中之重,加强队伍管理,提升班子素质,改进工作作风,提高领导水平,树立良好形象,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。一是加强学习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深入学习领会“十八大”会议精神,查摆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。坚持学以致用,把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相结合起来,理清工作思路,提高工作本领和决策水平,既提高了科学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,又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,为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二是完善制度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《八项规定》、《六条禁令》以及县委出台的各项规定,并结合实际制定了《化皮乡乡村干部日常管理办法》、《化皮乡村班子及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细则》等规章制度,健全完善村级财资“双代管”和“零招待”制度。逐村签定经济、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,以制度落实推动领导班子整体合力的形成和执政能力的增强。三是严格管理。坚持政务、村务公开,推行阳光政务,主动接受群众监督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,主动解决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“四风”问题,坚持周五干部职工学习例会制度,副科级以上干部实行工作业绩月报制,实行村干部半年一述职、半年一评议。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,确保通讯畅通。四是树立形象。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把深化“为民服务”作为干好工作的有效载体。深入推行党员“正衣冠、照镜子、洗洗澡、治治病”,以“为民、务实、清廉”为标准,促使广大干部树新风扬正气,干实事惠民生。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涌现出了“春蚕精神”张玉珍。春蚕精神就是‘焦裕禄精神’,每个党员干部,都需要这种春蚕精神。蚕丝越长、卖的价钱就越好,一个党员一个干部做的贡献越大群众得到的实惠越多。时刻把焦裕禄精神,春蚕精神作为一面镜子,深学、细照、笃行,让春蚕精神在桑蚕之乡深深扎根。

    2015年工作谋划

    2015年,我乡将按照十八届三、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,认真贯彻落实县委、县政府的安排部署,以园区建设为载体,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进一步抢抓机遇,发挥优势,着力加强项目建设,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,着力推进招商引资步伐,着力保障改善民生,着力维护社会稳定,为实现“产业兴乡、旅游名乡、和谐稳乡”三大战略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。

    一、龙头带动、梯次演进,全力做好转型升级工作

    我乡产业结构一直在调整中,但经济总量少,市场主体弱,产业链条短,产品附加值低的总体格局并没有有效突破,根本原因是缺乏重点项目支持和龙头企业带动。一要打好传统产业升级战,实现产业链三年倍增计划。立足我乡产业发展实际,充分依托产业的市场主体作用,努力实现传统产业从产业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演进升级。主要采取“龙头+技术+品牌+市场”的方式方法,分三步进行改造升级。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,实现现有产业价值链环节的提升;通过引进先进理念和合作伙伴,实现向产业价值链两端的横向延伸;通过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,实现全产业链的整体攀升。二要打好科技创新战,实现跨越式发展。重点围绕我乡林果产业和特色旅游服务上,通过上新项目衍生出新工艺,新产品,新领域,进而创造出属于我乡自己的品牌、企业和特色,实现跨越式发展。三要打好生态立乡战,实现特色崛起。继续保持“天蓝、地绿、水清、土净”,独具魅力的生态环境,大力发展生态林、经济林,打造成为具有田园风光、鸟语花香、远看山有树、近闻花果香、生态换存款、人人神往的胜景宝地,走出一条富民、强乡的“双赢”之路。

    二、横向联动,战略合作,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

    抓住项目建设这个“牛鼻子”,力促全乡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,

    在全乡经济统筹推进的基础上,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优势产业和大项目,开展全产业链条的、横向的战略合作,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,重点围绕全乡生态休闲旅游建设的目标,寻找合作伙伴、合作项目、高端人才和最新技术,引来活水,努力将我乡的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。二要借助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牌,加强与国家部委、中央民族大学对接合作,谋划引进产业关联度高、经济效益好的项目,为全乡经济大发展增添生机和活力。三要坚持产业、基地、园区、支撑项目一体筹划。按照产业是骨架,基地是依托,园区是平台,项目是载体的思路谋篇布局,突出培育我乡龙头企业项目,尽快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园区。依靠园区的吸纳作用,大力发展相关产业,形成相互依托,协调发展的产业基地,通过产业基地的辐射作用,形成能够带动全乡的主导产业。

    三、统筹兼顾,砥砺奋进,全力做好惠民增收工作

    按照统筹兼顾、突出重点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的原则,把

   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事情办好办实,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建设。一要做大做特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,坚持高标准规划、注重特色、突出产业、保持文脉、改善村寨生产生活条件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重点推进民居保护与建设,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,促进群众增收,增强自我发展能力。二要发挥生态环境的第一品牌效应,做靓做美乡村。注重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,重点打造省级生态乡、市级生态村建设工作,在全乡重点打造西岔沟村省、市美丽乡村创建工作。开展旅游名乡创建工作,实现人居环境改善、富民增收。三要加强全民创业引导。引导群众破除“发展等政府,困难靠救助,伸手要财物”的思想束缚,倡导自立更生,勤劳致富,创业不停步,先富带共富的社会理念。发挥全乡成人教育的作用,加强创业教育培训,提高全民创业素质,增强全民创业本领。

    四、周密部署,狠抓落实,营造良好社会发展环境。

    面对新任务、新要求、新环境,用新视野认识新常态、用新思维开辟工作新局面,研究新方法、实施新举措,以一流的工作能力、一流的工作作风,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。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,强化学习群众路线教育,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相关规定,严格查处“四风”问题,不断改善服务措施,优化企业发展环境。加大信访稳定矛盾排查力度,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,全力做好防火、防汛工作,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,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